服务热线: 400-0300-149

 
 

“胃”护健康第一关

日期: 2019-01-28
浏览次数: 66

胃肠道概况


胃肠道是消化系统的管道部分,从口腔到肛门,长约8~10米,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结肠、直肠)。胃肠道是消化道的通俗叫法。消化系统除了消化道外,还包括消化腺。小的消化腺多位于消化道管壁内,如食管腺、贲门腺、幽门腺、小肠腺、大肠腺等。大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肝脏和胰腺。除此之外,胆囊参与胆汁的浓缩和排泄,也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

“胃”护健康第一关


一切食物、水分都要经过胃,在这里进行第一道处理工序,才能进入肠道。胃恐怕是我们感触最深的一个内脏器官了。无论是“胃里泛酸水”、“午饭吃撑着了”,还是“米饭太硬,搁在胃上了”,从小到大我们听到太多对于胃不舒服的描述,它们无一例外地在向我们表明胃的存在和脆弱。


◆◆胃的构成◆◆

胃由黏膜、肌膜及浆膜构成,大约能容纳0.5~1.0公升的食物和水分。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胃被一层稠密的黏膜保护着。黏膜中有许多细胞分泌大量的胃酸,来分解进入胃的食物,胃内的pH值最低可达1~2。


◆◆食物在胃内的消化过程◆◆

在胃酸的充分作用下,与唾液带来的淀粉酶和胃分泌的胃蛋白酶充分混合,借助胃的蠕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发生了。经过3~4个小时,食物变身为稠稠的白面疙瘩汤一样的东西,开始有序排出胃腔,进入下一个消化过程。

进入胃内的植物性和动物性食品,以及人们喝的水都携带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胃内,由于与酸性的内容物混杂,绝大部分都会“死于非命”。一般微生物是不能忍受这种酸性环境的,只有极少数能侥幸生存,并转移到十二指肠。


◆◆胃内的两类细菌◆◆

胃内有两类细菌,一类是过路菌,另一类是常驻菌。过路菌都是经口进入胃内,大部分被胃酸杀死,而细菌的尸体或其他营养一点儿也没有被浪费,它们像食物一样统统被消化吸收。常驻菌的境况要相对好些,它们活着并且工作,只因为有一副耐受胃酸的身板和依附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功夫。

|乳酸菌


在胃的小弯部,有很多杆状细菌凑在一起,这些就是乳酸菌。它们和酵母菌一样,都属于常驻菌,能在酸性环境中生活得悠然自得。


这些乳酸菌利用胃内的营养物质生长繁殖,代代相传,同时也干些“发酵多糖、双糖及单糖”的活来产酸,构成胃酸的成分之一。


但是,平衡总有被打破的时候。当胃功能出现障碍时,胃酸分泌减少。仅仅是胃酸分泌减少这个小状况将引发日后巨大的灾难。


胃内酸度降低,意味着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而这种变化对这两类菌族来说是灭顶之灾,胃内细菌大量增加,经口进来的细菌也不会被弱酸消灭,它们大量繁殖。这里不是外籍菌固有的家园,自然也不会对这片土地爱护有加,于是我们有了胃胀的感觉。如果此种状态持续,就会发生胃炎、胃溃疡或胃癌。这还不算完呢!生病的胃,胃酸分泌就更少了,对于胃病患者,胃内容物细菌数量和种类都有所增加。细菌的繁殖与生长又会引起胃病的恶性循环,使病情向更严重的方面发展,情况越来越糟。


另外,还有一种过路菌叫螺旋杆菌。它从不敢在胃内轻易停留,因为它最怕酸,平时经过胃时,只能暂时地粘附在胃黏膜上歇歇脚,然后马上就得离开直奔小肠。如果在酸性情况下,胃酸会活活将它酸死!

|螺旋杆菌


但是,螺旋杆菌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它们在蛰伏等待,等待一个叫“尿素”的家伙。有了尿素的里应外合,螺旋杆菌在胃内定植将不是梦。终于有一天,在我们吃下的一盘蔬菜中混进了尿素。正在胃黏膜上歇脚的螺旋杆菌立马兴奋起来,这些家伙分头行动起来,分解尿素,产生氨和二氧化碳。有点儿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群家伙这么干的重大影响。氨是碱性物质,可以中和酸。这样一来,螺旋杆菌就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条件,在胃黏膜表面搭建“掩体”。这个掩体一旦建成,螺旋杆菌就不用再往前奔波,经历强碱、高压的煎熬了。它们会在这里建立一个“自然村”,利用自己善于钻孔的本领,向黏膜深处开辟空间,建造“地下贮藏室”,形成空穴,深者可达胃黏膜下层,造成溃疡。这就是人们一向认为不是感染性疾病的溃疡病的病原菌。我们在本书前面也讲到过,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病具有传染性,就是这个原因。


◆◆滥用抗生素◆◆


而对付胃溃疡、胃炎,很多人习惯使用抗生素,而且自认为效果不错。但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消灭了现有的“自然村”,待抗生素药性过后,又会形成新的“自然村”,溃疡病就这样反反复复。


怎样才能有效对付或者根除这些螺旋杆菌呢?既然胃内的酸性环境被破坏了,“良民”乳酸菌被挤走了,那我们可以再把它们请回来。请回乳酸菌不仅可以和螺旋杆菌大战一场,而且它们产酸的本领能降低胃内pH值,破坏敌人的生存环境。当然,这样做    的前提是我们的胃功能是正常的。如果我们总是虐待它,让它疲惫不堪、千疮百孔,那请来再多的乳酸菌也是白搭。


◆◆保持微生态平衡,避免胃源性肠道病◆◆


保持微生态平衡是保证宿主健康的先决条件。微生态失调必然导致胃功能失调和菌群失调,不仅胃本身受累,而且必将波及肠道功能,导致许多胃源性肠道病的发生。


News / 推荐案例 More
2017 - 08 - 03
肠动力就是“肠道活动的能力”。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带来生命力,只有机体充满生命力,才可能给身体带来健康活力。因此,肠道的生命力在于肠动力,只有让我们的肠道动起来,消化道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人体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了解到人体内双歧杆菌的大量减少是导致便秘、肠动力减弱的主要原因。现代生物科技可以帮助我们肠内的“本地居民”——双歧杆菌迅速、大量增殖,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我们的肠道自然而然地恢复动力。益生元食品是通过生物科学技术,使有生命的微生物和有活性的酶参与到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双歧杆菌专用的“营养餐”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低聚糖作为双歧杆菌专用的营养,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当双歧杆菌有了源源不断的营养供应,就会开始迅速大量繁殖,活力也会不断增强。大量繁殖的双歧杆菌会产生一些能够给人体带来强大生命力的特别的有机酸,其特别之处就在于成为与双歧杆菌共生...
2017 - 08 - 03
(1)胎儿所需营养全靠母体血液输送而来,若母体肠道微生态失衡,就会有过多的毒素渗入血液,导致胎儿受到先天污染。(2)新生儿为肠道菌群逐渐建立时期,为了尽早建立肠道正常菌群,除了母乳喂养儿外,应在适当时期喂食益生元(按体重衡量补充即可)。(3)婴儿断乳后,肠道内双歧杆菌会骤然减少;包括人工喂养儿在内,其肠内菌丛逐渐走向成人化模式。(4)青少年时期容易暴饮暴食,也容易偏食和厌食,必须补充营养丰富的食物。此时若适当补充益生元,可巩固胃肠道功能。(5)一旦进入老年期,肠道内有益菌数量会大大减少,有害菌数量则大大增加,形成大量肠内垃圾,造成肠内环境污染严重。
2017 - 08 - 03
女性经期雌激素的分泌发生变化,会影响吸收代谢过程,特别是黄体激素的变化会造成大肠的运动功能减退;妊娠期内,激素分泌旺盛,扩张的子宫压迫肠道,影响肠道的蠕动;更年期时,整个神经系统不同程度地紊乱,可导致排便机制失常。再加上现代女性一般运动量小,饮食过于精细,因此,其肠道微生态环境极易失衡,便秘发生率极高。因此,女性更需要益生元,坚持补充益生元可改变肠内微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使肠道内以双歧杆菌为首的有益菌增殖并提高活性,恢复肠内微生态平衡,改善便秘症状。
2017 - 08 - 03
大家都知道,女人在怀孕和哺乳期间,饮食安全始终都是最重要的,而且因为“一张嘴吃两个人的饭”,营养还不能缺少。而生产的时候又大量失血,身体虚弱,极容易落下各种各样的病根。因此,不论从孕产妇本身的健康出发,还是胎儿和婴儿的需求来说,每天怎么吃、吃什么是非常重要的。对孕妇来说,除了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之外,还要保证肠道的正常运动,维护肠内细菌群的平衡。否则吃得再好,不能正常吸收,又有什么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便秘为孕妇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因为怀孕期问黄体素分泌增加,使胃肠道平滑肌松弛,蠕动减缓,导致大肠对水分的吸收增加,粪便变硬而出现排便不畅。在怀孕后期,胎儿和子宫日益增大,对直肠产生一种机械性压迫,也会引起便秘。但这时又不能选择通便药物,益生元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它不但能安全地促进肠蠕动,有效缓解便秘症状,而且它的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更是孕妇们不可缺少的。对产妇来说,坐月子期间由于卧床时间较多,使...
Copyright © 2017 - 2021 上海亿申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小丽
地址:中国 · 深圳 · 宝安中心区 · 宝源路F518时尚创意园15栋3层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
4006-974-97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