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0300-149

 
 

肠道的免疫作用,不可忽视

日期: 2019-01-28
浏览次数: 161
什么是肠道黏膜


肠管外部为浆膜,中间为肌层,内部为黏膜,这个黏膜就是肠道黏膜。


肠道黏膜像南美洲国家智利的国土形状一样,呈长条形。黏膜表面看起来是光滑的,但如果将其放大150万倍,就会发现另一番景象——皱壁丛多、绒毛如林,而在肠上皮细胞表面还生长着微绒毛。



黏膜上的粘液



在肠黏膜的表面布满了由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粘液,这和胃的情况差不多。粘液营养丰富,有利于细菌和细胞的生长,还能保护宿主健康。


当然,说到底,粘液还是黏膜上皮细胞的附属物,其性质受黏膜上皮细胞控制,与定居在这里的生理性细菌地位相当。粘液和定居细菌的关系相当和谐,二者经常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交流。



黏膜下的免疫器官和细胞



黏膜下层蕴藏着无尽的财富,除了有吸收、分泌与消化及其他生理功能之外,还有极为重要的免疫器官和细胞。


这些器官和细胞不仅保证宿主内稳定性的平衡、生长和发育,而且是正常微生物群共生的结果。没有正常的、生理性的细菌与肠道上皮细胞接触,就不会有这些器官与细胞的生长发育,其功能也会随之丧失。可见,肠道菌群是促进人体免疫系统完善的重量级功臣,只是它们比较低调,不善自夸,以致被人们遗忘了这么久。


而说到免疫,我们一定不会陌生,它是高等生物体适应内外环境的生理学特性。没有免疫功能,生物体的存在就要受到威胁。肠黏膜内及黏膜下的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的存在,使得人体及其他高等动物宿主具有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这种功能的保持与发育,直接受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的共生作用支持。


肠道菌群支持着宿主的免疫系统,同时,也受到这个免疫系统的保护。宿主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为了保护自身,而对自然王国的居民有着严格的政策界线。



肠道菌群分成两类:常驻菌与过路菌,也叫原籍菌与外籍菌。常驻菌能引起宿主产生免疫球蛋白A,在这里常驻菌就像免疫球蛋白的父亲,而直接生产它的宿主就是母亲了。


从这一点看,没有常驻菌,就没有正常的免疫现象。当然,球蛋白也具有所有儿女的特质——不会对父常驻菌产生免疫排斥,而对于家门口过的外籍菌也不会放过,会产生强烈的免疫排斥。细胞免疫就像是它的同胞兄弟,具有一样的敌我意识。免疫系统敌我分明,该保护的保护,该控制的控制,该消灭的消灭,可谓天衣无缝。


总而言之,常驻菌与肠上皮细胞关系密切,是免疫机制中的必需因素。不论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都不排斥常驻菌,这是长期进化的共生关系所决定的。


我们理解的正常菌群不应只有常驻菌,虽然它们和人类是亲密伙伴。这种平衡应包括常驻菌与过路菌、菌与菌、菌与宿主,在定性、定量、定位及定主的前提下的动态平衡,并由此维持着正常微生物群的正常秩序。


过路菌经常来肠道做客,并暂时定居于此,与常驻菌密切相处。它们虽然关系密切,但也必须注意自己的客人身份,必须与肠黏膜上皮细胞保持一定距离,毕竟,这里不是自己的领地,一旦过量必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反应,产生较高的特异性免疫,引起免疫应答,对其自身产生控制作用。


免疫系统对致病菌如沙门菌及其他肠道致病菌有强烈反应,一旦接触,就会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无论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都会因此发生强烈的抵抗或杀灭作用。当然,这种偶尔的刺激也是有益的,既保护宿主不受侵犯,又控制其种群规模。就在这种适量刺激与免疫控制的过程中,种群得以始终保持在最佳的规模。


|沙门菌



肠道小知识



肠从胃幽门至肛门,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肠包括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结肠、直肠)。十二指肠上连胃下接空肠,空肠上连十二指肠下接回肠,回肠与结肠相连。大量的消化作用和几乎全部消化产物的吸收都是在小肠内进行的。结肠下连直肠,与肛门相通。大肠主要浓缩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再通过直肠经肛门排出体外。



肠道黏膜长为600厘米,周围横径为10厘米。


人的肠管多皱壁,若展开,其周围横径长度可增至100厘米,肠管黏膜的总面积接近20平方米。


对细菌来说,其平均体积大概相当于人体积的1/150万。如果细菌的体积增大到和人一般大小的话,那么其空间就应扩大150万倍,相当于变成20×(1.5×106)平方米,合30平方公里。


News / 推荐案例 More
2017 - 08 - 03
肠动力就是“肠道活动的能力”。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带来生命力,只有机体充满生命力,才可能给身体带来健康活力。因此,肠道的生命力在于肠动力,只有让我们的肠道动起来,消化道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人体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了解到人体内双歧杆菌的大量减少是导致便秘、肠动力减弱的主要原因。现代生物科技可以帮助我们肠内的“本地居民”——双歧杆菌迅速、大量增殖,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我们的肠道自然而然地恢复动力。益生元食品是通过生物科学技术,使有生命的微生物和有活性的酶参与到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双歧杆菌专用的“营养餐”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低聚糖作为双歧杆菌专用的营养,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当双歧杆菌有了源源不断的营养供应,就会开始迅速大量繁殖,活力也会不断增强。大量繁殖的双歧杆菌会产生一些能够给人体带来强大生命力的特别的有机酸,其特别之处就在于成为与双歧杆菌共生...
2017 - 08 - 03
(1)胎儿所需营养全靠母体血液输送而来,若母体肠道微生态失衡,就会有过多的毒素渗入血液,导致胎儿受到先天污染。(2)新生儿为肠道菌群逐渐建立时期,为了尽早建立肠道正常菌群,除了母乳喂养儿外,应在适当时期喂食益生元(按体重衡量补充即可)。(3)婴儿断乳后,肠道内双歧杆菌会骤然减少;包括人工喂养儿在内,其肠内菌丛逐渐走向成人化模式。(4)青少年时期容易暴饮暴食,也容易偏食和厌食,必须补充营养丰富的食物。此时若适当补充益生元,可巩固胃肠道功能。(5)一旦进入老年期,肠道内有益菌数量会大大减少,有害菌数量则大大增加,形成大量肠内垃圾,造成肠内环境污染严重。
2017 - 08 - 03
女性经期雌激素的分泌发生变化,会影响吸收代谢过程,特别是黄体激素的变化会造成大肠的运动功能减退;妊娠期内,激素分泌旺盛,扩张的子宫压迫肠道,影响肠道的蠕动;更年期时,整个神经系统不同程度地紊乱,可导致排便机制失常。再加上现代女性一般运动量小,饮食过于精细,因此,其肠道微生态环境极易失衡,便秘发生率极高。因此,女性更需要益生元,坚持补充益生元可改变肠内微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使肠道内以双歧杆菌为首的有益菌增殖并提高活性,恢复肠内微生态平衡,改善便秘症状。
2017 - 08 - 03
大家都知道,女人在怀孕和哺乳期间,饮食安全始终都是最重要的,而且因为“一张嘴吃两个人的饭”,营养还不能缺少。而生产的时候又大量失血,身体虚弱,极容易落下各种各样的病根。因此,不论从孕产妇本身的健康出发,还是胎儿和婴儿的需求来说,每天怎么吃、吃什么是非常重要的。对孕妇来说,除了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之外,还要保证肠道的正常运动,维护肠内细菌群的平衡。否则吃得再好,不能正常吸收,又有什么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便秘为孕妇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因为怀孕期问黄体素分泌增加,使胃肠道平滑肌松弛,蠕动减缓,导致大肠对水分的吸收增加,粪便变硬而出现排便不畅。在怀孕后期,胎儿和子宫日益增大,对直肠产生一种机械性压迫,也会引起便秘。但这时又不能选择通便药物,益生元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它不但能安全地促进肠蠕动,有效缓解便秘症状,而且它的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更是孕妇们不可缺少的。对产妇来说,坐月子期间由于卧床时间较多,使...
Copyright © 2017 - 2021 上海亿申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小丽
地址:中国 · 深圳 · 宝安中心区 · 宝源路F518时尚创意园15栋3层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
4006-974-97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