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日期:
2019
-
01
-
28
浏览次数:
158
什么是肠道黏膜肠管外部为浆膜,中间为肌层,内部为黏膜,这个黏膜就是肠道黏膜。肠道黏膜像南美洲国家智利的国土形状一样,呈长条形。黏膜表面看起来是光滑的,但如果将其放大150万倍,就会发现另一番景象——皱壁丛多、绒毛如林,而在肠上皮细胞表面还生长着微绒毛。黏膜上的粘液在肠黏膜的表面布满了由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粘液,这和胃的情况差不多。粘液营养丰富,有利于细菌和细胞的生长,还能保护宿主健康。当然,说到底,粘液还是黏膜上皮细胞的附属物,其性质受黏膜上皮细胞控制,与定居在这里的生理性细菌地位相当。粘液和定居细菌的关系相当和谐,二者经常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交流。黏膜下的免疫器官和细胞黏膜下层蕴藏着无尽的财富,除了有吸收、分泌与消化及其他生理功能之外,还有极为重要的免疫器官和细胞。这些器官和细胞不仅保证宿主内稳定性的平衡、生长和发育,而且是正常微生物群共生的结果。没有正常的、生理性的细菌与肠道上皮细胞接触,就不会有这些器官与细胞的生长发育,其功能也会随之丧失。可见,肠道菌群是促进人体免疫系统完善的重量级功臣,只是它们比较低调,不善自夸,以致被人们遗忘了这么久。而说到免疫,我们一定不会陌生,它是高等生物体适应内外环境的生理学特性。没有免疫功能,生物体的存在就要受到威胁。肠黏膜内及黏膜下的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的存在,使得人体及其他高等动物宿主具有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这种功能的保持与发育,直接受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的共生作用支持。肠道菌群支持着宿主的免疫系统,同时,也受到这个免疫系统的保护。宿主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为了保护自身,而对自然王国的居民有着严格的政策界线。肠道菌群分成两类:常驻菌与过路菌,也叫原籍菌与外籍菌。常驻菌能引起宿主产生免疫球蛋白A,在这里常驻菌就像免疫球蛋白的父亲,而直接生产它的宿主就是母亲了。从这一点看,没有常驻菌,就没有正常的免疫现象。当然,球蛋白也具有所有儿女的特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