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一个微生态群落,生活着400多种菌群,100兆的细菌,重约1000克,如将其排成一列,其长度可绕地球2周多。
这些“菌民”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拟气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梭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各种关系,不可不知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各种关系,不可不知]()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各种关系,不可不知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各种关系,不可不知]()
现在你可能又有问题了:为什么只有正常微生物群才能与人体保持最佳状态,能让我的身体保持健康?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肠道正常菌群和人体的各种关系。
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铁、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极为重要,但是你知道吗?这些人体内的宝贝,是数以千万的菌群制造或辅助制造出来的。对于这些有一技之长、能够制造出好东西的菌群着实需要重点培养一下。
双歧杆菌等有益菌能分泌各种酶,以利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双歧杆菌还能产酸,并使氧化还原电势(Eh)下降,有利于铁、钙和维生素的吸收,并能产生维生素B1、B2、B6、B12、烟酸、叶酸等,其维生素K的产量为大肠杆菌的2倍。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各种关系,不可不知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各种关系,不可不知]()
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细菌组成了肠道菌群的膜菌群。所谓膜菌群,就是说这些菌群紧附在肠黏膜的表面。膜菌群通过占位保护产生细菌素、有机酸、过氧化氢等物质来阻挡或抑制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袭肠黏膜,或进一步侵袭至淋巴结、血液。肠道菌群作为抗原刺激,可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与功能的成熟,肠道菌群产生的毒性产物具有广谱免疫原性,能够刺激免疫系统,使机体获得对许多致病菌及其毒性产物的抵抗能力。
而大肠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等细菌主要分布在肠腔中,这些细菌可称为腔细菌。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各种关系,不可不知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各种关系,不可不知]()
有些细菌,如大肠杆菌、梭状芽胞杆菌、肠球菌、拟杆菌等,能促使食物中的亚硝酸盐与胺结合成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亚硝酸胺。
有些菌群,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能将亚硝酸胺降解为亚硝酸盐与胺,起到抑癌作用。
所以肠道菌群是促癌还是抑癌,关键取决于哪些菌群占优势。在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抑癌的菌群占优势,所以主要是抑癌。
与胆固醇吸收、胆汁酸代谢的关系
内源性肠球菌是肠道的正常菌群之一,主要定植于回肠和结肠部位,有些菌株可直接参与宿主的物质代谢过程。
结肠道菌群在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可减少对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液中内毒素的浓度;在初级胆汁酸的代谢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可参与胆汁酸的肝肠循环;能够代谢胆固醇,产生特异性的中性固醇。
结肠微生物中的水解酶和还原酶还参与各种宿主共栖生物的代谢和肝肠循环。
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嗜乳酸杆菌制剂可使胆固醇转化为人体不吸收的粪甾醇。人体试验表明,食用含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酸奶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5%~10%,这对于治疗和缓解胆固醇血症有一定的益处。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各种关系,不可不知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各种关系,不可不知]()
结肠菌群的主要代谢作用:发酵结肠内非消化性膳食纤维成分以及内源性黏液,发酵后的产物主要有H2、CO2、短链脂肪酸、乙醇、支链脂肪酸、氨、胺类、酚以及吲哚。
短链脂肪酸是碳水化合物发酵的终产物,可以促进钙、镁以及铁在结肠内的吸收。
乙酸与乳酸是结肠细胞(丁酸)、肝细胞(丙酸、乳酸)以及周围组织(乳酸)的能量来源,它们作为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的调节因子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各种关系,不可不知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各种关系,不可不知]()
人体的微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比如人体的营养代谢和正常菌群有着密切关系;正常菌群能够发挥免疫调节的重要功能,对于人体抵抗各种疾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亚健康与消化系统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精神状态的变化能影响胃肠道黏膜和肝脏等血流动力学和分泌的失调,同时,也会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变化和紊乱。各类微生物在人体内的环境中形成一种微生态平衡,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其体内微生态往往失衡,肠内的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减少,导致有害菌群及人体毒素占据优势,再进一步就会导致胃肠道疾病的产生,如炎症、溃疡、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等。可以这么说,几乎所有亚健康的诱因都可能导致肠道微生态的失衡。肠道微生态的失衡既是亚健康的结果,同时也可能加重亚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
从有关专家进行的大量文献调查研究结果看:人类亚健康的发生和发展,都伴随着肠道微生态菌群的变化或失衡。人类的健康和人体的微生态平衡有着密切关系,防治亚健康也应该关注体内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