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
近日,由中国科学家团队主导完成的“肠道微生物与Ⅱ型糖尿病的宏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杂志《自然》上在线发表。该研究为全面揭示Ⅱ型糖尿病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奠定了重要的分子基础。
Ⅱ型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复杂内分泌疾病。久病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等。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认为属多基因、多因素的异质性疾病。而人体肠道微生物对维持人类健康发挥着重大作用,并在肠道中保持着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因某些因素被打破而致使肠道菌群发生紊乱时,人体可能就会患上各种疾病。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可能与肠道菌群存在相关性,但是一直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来支持。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对345个中国人的肠道微生物进行了两阶段的宏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出大约60000个Ⅱ型糖尿病相关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从分子层面上,明确了在中国人群中的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在肠道微生物组成上的差异。
与其他疾病中出现的严重肠道菌群失调相比,本研究揭示:Ⅱ型糖尿病患者仅出现了中度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进一步的功能分析表明,Ⅱ型糖尿病患者肠道中丢失了一些有益菌,反而一些有害菌有所增多,比如,产丁酸细菌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有所减少,而丁酸主要可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对肠道健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此外,微生物基因功能分析还间接表明肠道环境的氧化压力等可能与糖尿病存在一定关系。该研究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对肠道微生物进行宏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成功典范。不仅从物种、功能及生态群落上详尽展示了肠道微生物与Ⅱ型糖尿病的关联特征,而且还指出肠道微生物可以更好地被用来对Ⅱ型糖尿病等疾病进行风险评估及监控。
重庆晨报记者 彭怡冶